音樂智能(Musical Intelligence),指對節奏、音調、旋律、音色的敏感度,其中,包括察覺、辨別、表達、欣賞和創作的能力。
開發孩子的音樂智能,應該越早越好。多元智能理論認為,音樂智能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早出現的。并且,童年期是一個人音樂智能發展的決定性時期。因此,從小培養兒童的音樂智能,不僅有利于兒童的學習和智能發展,還是他們今后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生活風景的需要。
對兒童進行音樂智能的培養,能夠鍛煉其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,陶冶情感,激發創造性,以達到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。今天引領右腦小編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孩子音樂智能的教養方法!
首先,音樂智能強的寶寶能敏銳地感知音調、旋律、節奏和音色。表現為愛聽音樂,能正確演唱、彈奏,能創作簡單的兒歌抒發自己的感情。別想當然地以為具有音樂天賦的寶寶的玩具肯定是各種樂器,其實,除此之外,他們也樂于在其他地方發現音樂的存在、音樂的魅力。比如大小不一的一套碗,可以打擊出不同的音高,比如長短粗細不同的幾根橡皮筋,也能演奏出不同的音符,而這些,對寶寶而言比那些嚴肅的樂器更像是一種玩具。
提升孩子的音樂智能,引領右腦專家建議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:
一、除了對寶寶進行專業的音樂訓練之外,爸媽們還應該多帶他們去郊外、去自然中聆聽各種聲音的美妙之處,這既能讓寶寶敏銳的聽覺得到適度的刺激,也能陶冶寶寶的性情,讓他們明白音樂的源泉到底在哪里,讓他們自己來領悟:音樂,無處不在。
二、適當的專業培訓是必需的,但一定要適度。對于寶寶而言,與枯燥的練琴相比,可能他們更愿意玩那些爸媽也參與其間的音樂游戲,比如唱歌接龍,比如跳集體舞。所以說,引導寶寶去發現,比迫使他們去訓練更重要。因為他們具有較強的音樂智能,爸媽們就希望他們能成為音樂家,但是如果沒有對音樂真正的熱愛,那只能是樂匠而已。
三、培養孩子音樂智能的方法多種多樣,但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,那就是要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一個較為寬松和自由的音樂氛圍。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在他的《在幼兒期的天賦發展》一書中指出,他所研究的那些天才鋼琴家,很多并非來自音樂世家。但是,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溫和、關愛和支持他們的家長,有一個輕松、自由、愉快的學習氛圍。
教育在路上,我們從未停止!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引領右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