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成像記憶又被稱之為照相記憶,工作原理是利用幼兒獨有的海馬圖像記憶機能來達到認知的目的。引領(lǐng)右腦專家研究表明兒童初識漢字時,是把漢字當(dāng)成一個個完整的圖形來記憶,這種圖形記憶屬于形象識記能力的一種。右腦海馬照相記憶識字就是把文字和圖畫結(jié)合起來,通過規(guī)律性的圖像閃動,激活且使用“腦成像記憶功能”,孩子將文字變成圖形進行記憶,記識文字就像拍照一樣,記得又快又多又牢。
在古代,掌握了照相記憶能力的人有許多。比如日本江戶時代,在大分縣有一個人叫帆足萬里,他被譽為大分縣出身的“三賢人”之一,從小就顯示出了非凡的記憶力。
傳說有一天,帆足萬里在外出時遇到了陣雨,就到路邊的染坊去躲雨。當(dāng)時,染坊的主人正在結(jié)賬,因為萬里也很喜歡算賬,就站在主人旁邊看主人結(jié)賬。之后沒幾天,那家染坊發(fā)生了火災(zāi),賬本也被燒了。很多沒有收回的賬款可能無從追回了,染坊的主人非常著急。萬里聽說后來到染坊,將賬本里記載的人名、地址、交易內(nèi)容都背給染坊主人聽,他甚至還描繪出了那些人的家徽。染坊的主人在大喜之余,更對帆足萬里超群的記憶力驚嘆不已。
一流的音樂家也大多具有照相記憶能力。他們在演奏時,只要瞥上一眼樂譜就能讀取幾個小節(jié)、十幾個音符。圍棋和象棋的名家們在下完一盤棋后也大多可以將剛才的棋局重現(xiàn)出來。
這種照相記憶能力是人生來具備的。這一點可以從大腦生理學(xué)的角度進行說明。我們知道,左腦是靠語言來記憶,遵循邏輯的順序,是一種直線式處理信息的方式,很花時間。而右腦是將記憶內(nèi)容轉(zhuǎn)化成圖像來記憶,不花時間,是一種并列處理信息的方式。
利用并列處理信息的方式,記住信息的速度將大大提高,只需要以往時間和精力的1%就夠了。但是大多數(shù)人沒有善加利用右腦的照相記憶能力,用進廢退,這種能力就漸漸退化了。不過正因為這種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,只要通過訓(xùn)練,每個人都可以重新?lián)碛小?/span>
更多精彩內(nèi)容請關(guān)注中國右腦開發(fā)網(wǎng)http://www.yinlingyounao.com!